发达的旅游业对桂林物流专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桂林物流专线在最近几年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桂林物流专线在前进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瑕疵。
桂林物流专线:桂林物流专线市场尚处在初级阶段
一些搞货运多年的人都知道,2000年,在广州的西城站,自发形成了桂林物流集散地,桂林的货运抵广州再转往其他地区或珠江三角洲地区需运抵桂林的货物,大都经西城车站的桂林人来实现。这是桂林在外省做物流的前身。2002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市政府为了做大做强桂林市物流运输产业,由交通、交警、城管、工商等部门组成货运市场整顿小组,对桂林市物流市场进行了结构调整并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将分散的物流货运经营单位进行规模化管理,形成几大货运物流公司的格局。同时,加大货运物流场地的管理,选择和利用场地,在平山北路建起了占地30亩的桂南货运物流市场,接着在甲山乡东莲村建起了桂西货运物流市场,这两个市场建立后,在市场主办方、工商、交通等管理部门的管理下,形成了良好的开局,物流市场出现门面紧张,供不应求的状况,于是,市连通运输集团公司又投资500万元,在桂林火车始发站对面的空地建起了占地60亩的桂北货运物流市场。这三个市场的建立和投入使用,基本上解决了原来桂林市货运车乱停乱放的局面,也给桂林市货运物流市场的规范管理带来了方便。
桂林物流专线:缺乏统一的标准
但是,由于桂林市货运物流市场建立较晚,在管理机制,人员配备,如何管理上尚处于摸索阶段。据了解,目前桂林市从事货运业务的货运物流企业有110多家,其中大的货运物流企业12家,个体仓储式经营的63家,信息中介的有33家,外地进入市场的有10多家。市内以连通运输集团的小麻雀物流为代表,外地以翁氏八达物流和广通物流为代表。各物流企业都有自己的行业标准,尤其在对货物丢失或损坏的赔偿问题上标准不同。在货物运输中出现货物损坏或丢失,有的物流企业按货运价格的5倍赔偿,有的按20倍,最多的是50倍。由于各自为阵,加上管理不到位,物流企业容易出现恶性竞争。据业内人士介绍,现在桂林货运物流市场,一立方米货物收取40元是保底价格,可是有的货运商为了承揽生意,低于40元/立方米也承接货运业务,使得货运市场出现不良竞争,市场价格混乱。
从上述可以看出,桂林物流专线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需加强对桂林物流专线的整顿,从而促进桂林物流专线市场的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