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口始建于1892年,是我国著名的优良港口,也是中国第二个外贸亿吨吞吐大港。近年来,青岛港口发展较快,年吞吐量明显增多。
青岛港口简介
青岛港口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组成。现有职工1.6万人,拥有码头15座,泊位72个。其中,可停靠5万吨级船舶的泊位有6个,可停靠1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有6个,可停靠3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有2个。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2003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达到1.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万标准箱,居世界集装箱大港第14位,中国第3位。
青岛港口前湾四期位于前湾新港区南岸,是青岛港口集团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集装箱码头,码头岸线全长3420米,规划建设10个水深负18米至负20米大型顺岸集装箱泊位,同时配套建设一个国内最大的铁路多式联运物流中心。码头配置起重量最大、外伸距最长、装卸效率最高的30多台装卸桥,前四个泊位计划于2008年底完工,其中6月底1、2号泊位将建成投产,配备世界上最先进8台的双吊具双小车装卸桥与16台轨道吊。5年内(至2013年)10个泊位全部建成投产,工程建成后,四期码头集装箱吞吐能力为640万标准箱,可停靠当今最大的装载1.5万标箱的巨型集装箱船。
青岛港口自然条件
风况:夏季多南风及东南风,冬季多北风及西北风。每年大于7级以上大风天约8天;台风每年约发生1~2次,对港口影响甚小。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为755.6毫米,6~8月降雨最多,占全年的70%。 雾况:年平均雾日51.6天,每年4~7月为最多,对航运、生产影响不大。
气温:年平均气温为12.1℃,极端最高气温35.4℃,极端最低气温-16℃。
潮汐:为正规半日潮型,平均高潮位3.85米,平均低潮位1.08米,最高高潮位5.36米,最低低潮位0.70米。
潮流:属半日潮流,总的特点是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涨潮历时小于落潮历时,潮流基本属于往复流,最大流速方向同海岸平行。前湾最大涨潮流速0.51米/秒,最大落潮流速0.33米/秒。
波浪:胶州湾波浪主要为湾内小风区波浪及外海波浪经湾口的折射波、绕射波。
从上述可以看出,青岛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然条件突出。经过多年的发展,青岛港口已成为我国仅次于上海、深圳的第三大集装箱运输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