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知识网主要是借助于现代发达的科学技术将物流知识汇集在一起。物流知识网的诞生是有一定背景的,最早在美国产生,近年来在中国运用也较广泛。
物流知识网介绍
物流知识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流知识网的英文名: Internet of Things(IOT),也称为Web of Things。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扩展,应用创新是物流知识网的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流知识网发展的灵魂。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流知识网》,正式提出了“物流知识网”的概念。
博欣将物流知识网定义为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线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物流知识网特征
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流知识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
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流知识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流知识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
还有,物流知识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流知识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综上可以看出,物流知识网是在发达的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在与传统互联网技术相比时,又有着鲜明的特征。目前,物流知识网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给人们的生产活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