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课堂 >外贸知识

国际贸易纠纷

2017-01-16
来源:赛保网
分享到: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纠纷也在逐渐增多。目前常见的国家贸易纠纷注意有信用证类和加工贸易类,下面就以具体案例向您介绍常见的国际贸易纠纷。

  国际贸易纠纷之信用证类
  外方当事人:K国B公司,K国C银行,中方当事人:中国D市进出口贸易公司
  案情简介:2001年12月初,中方出口了80吨黄芪给B公司,B公司通过上述的企业银行开出总金额为8万美元的信用证。货到后,虽然单证单单相符,B公司却以中方企业故意发送生黄芪导致腐烂为由拒付,并以中方涉嫌诈骗为由向当地法院申请了止付令。开证行据此拒绝议付。中方公司要求对方执行信用证国际惯例,但迫于B进口公司的压力,开征行一直拒付。中方公司不得不在中国起诉外方开证行在天津的分行,外方应诉,经多次审判至今未果。

  国际贸易纠纷之加工贸易类
  外方公司:K国M公司,实际主人:金某,公司法人代表系金某之妻子。中方公司:苏州N公司 。
  案情简介:金某系信用不良者,以妻子名义开设了M公司,1999年主动与中方接触,做纺织品的来料加工业务。从2000年开始以“资金紧张,需要延期付款”为由开始拖欠加工费,当年累计15万美元。中方公司曾多次催促对方付款,但K国M公司多以各种理由搪塞并以新订单安慰中方,结果欠款越滚越大,到2001年12月已高达30万美元。2002年1月金某称由于春节有笔大订单,加工费高达30万美元,中方如果做好可一次性缓解原有债务压力。中方受此诱惑接单出货但金某仍拖欠付款。当年5月中方找到金某要求立即付款, 但金某要求中方削减部分债务,为尽快促金某还款,中方同意免除40万人民币的债务,金某签署了总额达442万人民币的还款计划,但仅履行了3个月的部分还款义务,其后拒绝还款。后干脆避而不见。此外,该案M公司拒绝签署合同,所有加工贸易全部是压低发票金额,不足部分由金某通过携带现金交付或借用K国社会闲杂人员的身份证汇款,逃避K国关税和所得税。
  中方委托专业资信调查公司来K国调查发现,该公司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固定资产,民事诉讼以及协商无效果,且无法进行财产保全。中方选择了通过委托当地律师进行刑事诉讼,但当地警方调查后认为此案的民事色彩较浓,建议检察院以民事诉讼处理。检察院同意警方调查意见。中方代理律师已要求高等检察院重新认定该案是否是涉嫌刑事诉讼。 目前,此案仍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以上是通过具体案例向您介绍的国际贸易纠纷,专家指出,随着全球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国家贸易纠纷较逐步增多,各国需做好充分准备。

赛保网

  • 赛保网是北京通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及运营的互联网保险投保平台,为客户提供物流行业保险产品服务。
  • 邮箱:market@saleins.com
  • QQ:804185655  1418313548
  • 联系方式:010-67189588  010-67186899  15801088969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环境大厦 906室

Copyright ©2016 北京通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31657号-1